在电动化、智能化浪潮席卷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,如何有效聚合资源、提升效率成为车企破局的关键。
作为中国汽车工业"国家队"的重要成员,东风汽车集团选择了一条深度整合之路。6 月下旬,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正式成立,成为东风集团深度整合旗下东风风神、东风奕派、东风纳米三大乘用车品牌资源的战略举措。
在 8 月 1 日以"奕起热爱,派生精彩"为主题的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上,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杨青明确阐述了成立新公司的动因:面对电动化、智能化的行业浪潮及日趋多元的用户需求。
这意味着,面对价格战频发、配置盲目堆砌、资源重复投入等行业内卷加剧的现象,东风希望通过新公司的整合运作,融合集团"研产供销服"全价值链的优质资源,全速推动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,实现" 1+1+1>3 "的集约效应,从而更高效、更聚焦地应对竞争。
新成立的东风奕派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,在会上发布了名为"未来之翼"的战略计划。这个计划清晰地勾勒出如何实现集约化破局的路径,它以"技术之翼"、"品牌之翼"、"产品之翼"和"海外之翼"四大支柱,分别对应技术、品牌、产品、市场四个维度。
"技术之翼"是集约化战略的核心支撑。新公司将依托东风集团雄厚的研发实力,集中火力发展"天元智舱"、"天元智驾"、"量子架构"、"马赫动力"四大核心技术领域。通过整合三品牌的技术需求和研发资源,避免重复投入,打造共享的技术基座。
未来,公司计划在 2026 年量产的 16000 吨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、固态电池、千伏高压平台等前瞻技术,将服务于整合后的多个品牌产品。此外,与宁德时代、华为、Momenta 等头部企业的合作所构建的智慧技术生态圈,也是集中资源借力外部先进技术的体现,而非各家单打独斗。
"品牌之翼"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一环。"奕派向上、风神向新"的战略核心,是对品牌资产和客群定位的重新梳理与聚焦。将年轻的东风纳米并入东风奕派,意在强化奕派品牌的年轻化、科技感,而东风风神则更加明确地转向品质、科技、愉悦的家庭出行品牌。
这种双品牌战略,清晰划分了市场区间和用户群体,避免了内部资源的分散与消耗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东风奕派品牌未来将携手华为开发智能精品产品系列,将华为的前沿智能科技与东风的体系能力结合,共同发力中高端市场,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资源集约与优势互补。东风风神则被赋予冲击海外市场的重任,发挥其稳定性优势。
"产品之翼"与"海外之翼"展现了集约化带来的规模效应与清晰布局。新公司计划到 2028 年将产品矩阵扩展至 20 款,并且确保"每款车型每年进化、常用常新"。承诺背后是基于整合后更强大的研发迭代能力和统一规划,避免了品牌割裂导致的资源消耗。
产品布局上,新东风奕派品牌内部细分为满足主流年轻用户的"主流科技系列"和与华为合作的"智能精品系列",东风风神则专注全球节能家庭车市场。
在海外市场拓展("海外之翼")上,新公司规划到 2027 年海外车型达 30 多款,覆盖多种动力形式、车型级别和左右舵市场,并提出 2026 年本地化制造销量占比达 20% 以上,2030 年提升至 50% 以上的目标。能够看出,庞大的出海蓝图,极其依赖整合后共享的供应链体系、生产平台和渠道资源,单一品牌难以支撑。
初步的成绩证明了整合的效能。2025 年 1 至 7 月,新公司累计销售新车 13.5 万台,同比增长 32%;7 月单月销售 2.8 万台,同比增长 70.9%,为新公司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。汪俊君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用户口碑是企业的生命线和一号工程,提出"用户问题,10 分钟响应;1 小时给到解决方案,1 天满意闭环"的目标。这种统一且高标准的服务体系,也是整合资源、提升用户体验、避免内部服务标准参差的重要举措。
东风奕派科技的成立与"未来之翼"战略的发布,是中央企业东风汽车集团面对行业深度内卷的一次主动破局尝试。通过深度整合风神、奕派、纳米三大品牌的核心资源与渠道,构建统一的技术基座、清晰的品牌矩阵、有序的产品规划和高效的海外布局,新公司旨在打破各自为战的资源分散格局,提升研发效率,降低成本,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。这种央企特有的资源集约化模式,能否成为应对当前汽车市场激烈"内卷"的有效路径?东风奕派科技的实践,正吸引着行业的密切关注。
更多原创热点汽车资讯可关注 58 汽车微信号:wubache
伯乐配资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-配资平台查询网-实力强大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