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的记忆中的“神仙不老汤”确是一首传承久远、构思精巧的抗衰老名方,因为这是我年轻时跟一位老道长学来的。旨在通过调和气血、滋培根本,达到驻颜延年、延缓生理性衰老的务实效果。
下面,我就将此方为您梳理为渊源、组方、方解,并结合现代临床应用,供您参考。
一、方剂溯源与组成
《百一》方,全名应为《是斋百一选方》,为宋代医家王璆所著。其中卷四记载的“神仙不老汤”组方精当,药性平和。
①【原始组方】:
人参: 补脾益肺,大补元气。
枸杞子: 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菟丝子: 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,平补阴阳。
柏子仁: 养心安神,润肠通便。
牛膝: 补肝肾,强筋骨,引血下行(通常用怀牛膝,偏于补益)。
杜仲: 补肝肾,强筋骨。
生地黄: 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熟地黄: 滋阴补血,益精填髓。
石菖蒲: 开窍宁神,化湿和胃。
②【原方剂量与制法】
原方各药等分,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目前作为汤剂,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和剂量调整。
二、方义解析:
此方之所以被誉为“神仙不老”,在于其严密的配伍逻辑,紧扣中医抗衰老的核心病机——肾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心脾两伤。
1、培补根本(补肾填精):
熟地黄、枸杞子、菟丝子是核心组合,直入肝肾,填补阴精,温助阳气,乃平补阴阳之妙品;杜仲、牛膝 强壮筋骨,引药下行,使补益之力专注于下焦根本。
2、 益气养血(健脾宁心):
人参,大补元气,安神益智,是提振一身之气的关键;生地黄,助熟地黄滋阴,兼能清热,使全方补而不燥;柏子仁,养心血、安神志,并能润燥通便,解决老年阴血亏虚之便秘;石菖蒲,芳香开窍,化湿醒脾,既可防滋腻药碍胃,又能交通心肾,安神健脑。
全方配伍特点:脾肾双补,气血并调,心脑同安。补益而不壅滞,滋阴而不腻膈,温阳而不燥烈,堪称平和中正、兼顾周到的抗衰良方。
三、现代临床应用参考
在现代社会,此方经过适当化裁,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1、【适用人群】:
中老年人(建议50岁以上)作为延缓衰老、改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。
表现为:精神疲惫、记忆力减退、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视力模糊、须发早白、失眠心悸、夜尿频多等症状者。
2、【现代病种应用】
①神经衰弱、慢性疲劳综合征:
证属:心肾两虚,精气不足。
应用:本方补益精气,安神定志,能有效改善疲劳感、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。可合 甘麦大枣汤 增强养心安神之效。
②骨关节退行性病变(如骨质疏松、腰椎间盘突出症):
证属:肝肾亏虚,筋骨失养。
应用:方中杜仲、牛膝、菟丝子、枸杞子能强壮筋骨。常加骨碎补、续断、桑寄生以增强疗效。
③认知功能减退(如轻度认知障碍、早期老年痴呆):
证属:髓海不足,心肾不交。
应用:人参、石菖蒲、柏子仁有明确的益智健脑作用。常与“孔圣枕中丹”(远志、菖蒲、龟板、龙骨)或“益气聪明汤”化裁使用。
④男性性功能减退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:
证属:肾阴阳两虚。
应用:此方平补阴阳,根基稳固。男性可加 淫羊藿、巴戟天;女性可合“二至丸”(女贞子、旱莲草)或知母、黄柏以平衡阴阳。
⑤调养病后、术后体虚:
对于大病初愈癌症手术、化疗后气血津液耗伤严重者,此方能温和地培补元气,促进康复。
王老总结提示
1、【使用注意与化裁】
剂型:传统丸剂缓图,适合长期调理。汤剂力猛,适于阶段性加强或根据症状化裁。
2、化裁要点:
① 若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可加陈皮、砂仁理气健脾,或配合香砂六君子丸先健脾胃。
②若阴虚火旺,潮热盗汗明显,可加知母、黄柏(即知柏地黄丸之意)。
③ 若阳虚畏寒明显,可加附子、肉桂(需谨慎,从小量开始)。
④若便秘,重用柏子仁、生地黄,可加肉苁蓉、火麻仁。
⑤若眩晕耳鸣重,可加磁石、五味子。
3、本方並非人人人皆宜,禁忌:
①感冒发热、咳嗽痰多等外邪未清者忌用。
② 脾胃极度虚弱,舌苔厚腻,脘腹胀满者,需先调理脾胃。
③高血压患者若属肝阳上亢型(面红目赤、急躁易怒)慎用人参,或以 太子参、西洋参 替代。
④我王老中医的浮淺体验:此方犹如一坛陈年老酒,历久弥香。其精髓在于“平衡与固本”,非常符合现代“预防医学”和“健康老龄化”的理念。我在临床运用时,必能凭借六十载的经验,因人制宜,灵活化裁,让这首古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。
年长者能看到者祝您身体康健,宝刀不老!初出茅庐者认真的学习为年长人造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伯乐配资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-配资平台查询网-实力强大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